正文 第1265章 還是那個桃六郎
幾日之後,下了賜婚的聖旨。
而且欽天監定的日子很近,就在五月初六。
大家都十分震驚,隻有虎贲軍的人早有準備,歡呼雀躍。
其實從“國事”的角度上來說,雲松柏嫁的好,對于女子科舉來說,也算是一道東風。
因為做為朝臣,她太有名了,所以她嫁的好,對于天下女子也算是一種激勵。
因為時代局限……也不是,不管在什麼時代,都會有很多女子,覺得“嫁的好”才是一生所求,高官厚䘵什麼的,她們打心裡就覺得這不是她們真正想要的。
那麼,有雲松柏這麼個榜樣在,讓這一部分女子,能懷抱着這樣的渴盼上進,也總比不上進要好的多。
當然了,當度過這個非常時期之後,這些女子,又會成為她恨鐵不成鋼,或者旁人攻讧女官的由頭,但起碼目前,作用是積極的。
事後,唐時錦想起來,還忍不住跟炎柏葳發了發感慨:“我當初就是太溫柔了,我要是能像松柏這麼果斷,把你按在樹上親,那之後何必費這麼多事兒?
”
炎柏葳:“……”
他默默的問:“親膝蓋嗎?
”
唐時錦:“……”
唐總當場發飚:“炎柏葳!
!
”
炎柏葳笑的直打跌,一邊笑道:“對不起夫人,我不該把實話說出來的。
”
唐總更是惱羞成怒!
!
因為她認識他的時候,确實是跳起來都親不着!
!
好不容易偷親了一回還被他罵了一刻鐘!
炎柏葳跟她在室中繞來繞去的嬉鬧了一會兒,就放慢步子讓她抓住:“好了好了,我下次不說了,要不我現在出去找棵樹?
”
他雙手托着她,向後一靠,兩眼角都溢着笑紋兒,溫柔極了,“還是夫人你,在牆上湊合着親一下?
”
唐時錦瞪了他半晌,忽然笑了,雙手捧着他的臉,親了親他含着笑意的長睫毛。
他身上這種微妙的變化,可能隻有她才能感覺得到。
他不再每時每刻都擔心她會生氣會離開,很多時候,說話做事,也更加的舒暢随意。
這裡頭,雖然不止是薛鳳連的功勞,但他也絕對是功不可沒。
于是大晚上的,薛府收到了一個果盤兒。
薛大人習慣了唐時錦的心血來潮,十分淡定的收下了。
隔了兩天,雲松柏過來,拿了一篇文章過來:“聖上,你看這個!
”
唐時錦拿過來,居然是久違的,桃六郎的文章,名叫《嘴俠傳》。
文章說起最近,因為下了女子科舉的聖旨,所以頗有一些文人,時常在文會上慷慨激昂,說此事這裡不妥那裡不妥的……然後不時的“XX兄你俠肝義膽,當振臂一呼!
”
“XX先生你德高望重,當做不平之鳴!
”
但他自己卻啥也不幹,光嘴上哔哔不停,道德綁架别人幹,果然是嘴俠。
唐時錦看的簡直笑死。
不愧是桃六郎,還是原來的配方,還是熟悉的味道。
等等!
她忽然驚喜:“六哥回來了?
是不是六哥回來了?
!
”
“是!
”影衛在外頭笑道:“應該快到宮門了吧,皇上不讓說,說給你一個驚喜。
”
唐時錦還着實有點想他們了,直接換了衣服出去迎接,三皇子是一直跟着桃成蹊去的,就跟小炮彈一樣沖過來,撲進了她懷裡:“阿娘!
阿娘!
!
”
唐時錦親了兒子好幾口:“寶貝兒,想死阿娘了!
”
她又看了看桃成蹊:“六哥!
!
小六郎!
你怎麼才回來!
我都想死你們了!
!
”
桃成蹊瞥了她一眼,一如既往的傲嬌。
好像不管經過了多少歲月,桃六郎永遠是一個不變的存在,一看到他,就會想起當年,他穿着雨過天青色的竹紋袍子,緣着小徑慢悠悠走下,含笑拱手,音色如琴:“小生桃陟遐,字成蹊,唐小娘,久仰大名。
”
唐時錦看着他,忍不住笑了又笑。
他懶洋洋道:“我一路聽着你風聲水起,招兵買馬,女狀元戲文傳唱天下……我當年這可憐的探花名頭,如今在聖上面前,估計是讨不着飯吃了!
!
”
唐時錦笑出聲。
讓他配合着唱了個戲,時隔這麼久了,桃六郎居然還記得!
!
唐時錦心情好,甜言蜜語:“怎麼會!
桃六郎永遠是天下第一棒,無可取代、獨步天下、一騎絕塵!
!
你是一座空前絕後、舉世無雙、登峰造極的橋!
!
永遠不會有後橋能超越桃六郎!
!
”
桃成蹊聽她提起橋,也想起了之前的事情,忍不住笑了起來。
唐時錦跟兒子親香了好半天,桃成蹊也換了衣服,在宮裡歇了一晚上。
一直到第二天,炎柏葳才招了朝臣和張居正,聽着桃成蹊細說這一路的見聞。
桃成蹊是一個非常感性的人,他的描述也通常帶着情緒,所以加倍的感染人。
桃成蹊這一路,雖然在唐時錦的提議之下,選了一條比較任性的路,但根本上,還是為了視察掃盲班、國恩學堂等等的進行。
他是一路暗訪走過去的,所見所聞,盡皆真實。
好在情形還是十分可喜的。
國恩學堂就不用說了,因為是财神爺唐時錦的生身之地,所以茂州的百姓,認為這個就像是富貴的人回鄉辦族學一樣,是财神爺給家鄉人争取到的福利,所以百姓們都極其配合,極其擁護,而且十分的感恩。
各處的官員也都十分上心。
所以不管是建築進度,還是之後的投入運行,都非常的快和好,走在這樣的街道上,到處都是背着小書袋的學童,處處可聞琅琅讀書聲,這種人文環境,是真的無可取代的。
所以這個地方,除了唐時錦的威望遠比炎柏葳這個皇上要高之外,其它全都沒問題,好極了。
桃成蹊對這一點也都是照實說的,并沒有掩飾,好在炎柏葳并不介意。
桃成蹊想起來,轉頭笑道:“錦兒,你知不知道,懷瑾他們用信政司運桌椅?
”
唐時錦還真不知道:“這麼物盡其用的麼?
”
“嗯,”桃成蹊笑道:“因為他們剛在蓋學堂的時候,信政司其實是剛建到茂州,然後懷瑾他們就用信政司運書,畢竟這邊雕完版,直接印,比一地一印還要方便省力。
信政司當然是運的又快又好,最後懷瑾用順了手,時不時的連桌椅都叫他們運,而且還無師自通的創出一個短程的運法。
就是叫木匠鋪子守的人,叫了信政司的人來,現場運走。
哪怕是鄰縣這一種,他們也不用找馬車什麼的,方便的很。
隻有磚石這種,運費太貴,就沒叫他們運了。
”
唐時錦抽了抽嘴角。
行吧,同城快遞都叫他們整出來了。
不過信政司前期反正也要打信譽,量隻要上去了,成本就會降下來,聽說現代的快遞公司給商家的運費一般是一塊四,其實還是很便宜的。
然後桃六郎又說起了掃盲班。
國恩學堂畢竟是一地之事,掃盲班卻是全天下都在進行。
國人對于你有我沒有的事情,是非常敏感的,而讀書人對于名聲也是非常看重的,所以各處的讀書人,對于參與掃盲班,都十分的積極。
當然了,肯定有那種字兒沒認幾個,卻優越感爆棚,覺得這些泥腿子全都矮他三分的……但這又如何呢,隻要他教的時候不敷衍,這些百姓甚至不會覺得這有什麼不對。
若是教的不好,自然有官府去監督處罰,所以也不用擔心。
最主要的,百姓對于這種……咋說呢,貴族待遇,是十分捧場的,不來就跟吃了大虧一樣,所以動辄就是一莊人。
古人對于讀書人的事情,是極為重視的,所以這種聚集讀書的場合,當地官府不敢不上心,而官府對于百姓的震懾又是很大的,又因為這是涉及到一群讀書人,連敲詐勒索都不敢。
所以一來二去之下,各地的情形,居然都很不錯。
桃六郎這一席話,足足說了三個多時辰。
說完了,唐時錦問他:“你的文章呢?
”
“還在整理,”桃成蹊道:“有個月餘時間,就差不多了。
”
唐時錦點了點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