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女生 古裝言情 替嫁流放,世子妃種出北大倉

第230章 糧食的用處是讓人活命

  次日進城的時候,桑枝夏的發間就多了這麼一枚白玉簪。

  繡莊裡,徐二嬸見了眼底暈笑,拿起早就準備好的連帽披風抖開,示意桑枝夏走近些給她披上。

  “入冬了風就跟刀子似的,刮人得很,你總是這邊跑了那邊去的,穿少了可頂不住。

  “前些日子給你做的鞋還合腳?

  桑枝夏笑眯眯地點頭:“合适得很,而且也暖和。

  “合适就行。

  徐二嬸比劃了一下滿意點頭:“果然是人生得好看穿什麼都好看,這料子一般落在你的身上,倒多了幾分貴氣。

  “那是二嬸的手藝貴氣,跟我有什麼關系?

  桑枝夏一語逗得徐二嬸笑出了聲兒,拉着徐二嬸坐下說:“二嬸,我之前跟你說的東西找到人做了嗎?

  冬日裡開荒翻地的事兒勢必要耽擱下來,大雪紛飛土地都凍結實了也沒法做,暖棚裡也不需要這麼多人。

  所以今冬剛落下第一層薄薄的小雪,在農場這邊開荒翻地的人就都各自回家了,走之前桑枝夏按之前承諾過的,該給銀子的一次結算了工錢,該給地契的一次分清了地契。

  農場裡養家禽和牲畜的人倒是都留下了,可桑枝夏盯着的也不光是那些逐漸開始變多的雞鴨鵝蛋。

  她想做的是手工皂。

  農場裡的豬才養了幾個月,哪怕是頓頓酒糟煮豬草每日管飽,也不可能吹氣球似的一夜之間就長多大。

  今年宰豬是沒指望了,可自家的豬圈裡提不出脂肪,那不是還能花錢去買麼?

  入冬以後各處殺的豬多了去了,隻要下足了心思,哪裡會有買不到的?

  就連做手工皂的人桑枝夏都想好了,住在東山下的那十幾個就很合适。

  既是信得過的不擔心會洩露了秘方,也不必擔心内部會出岔子,而且漫長冬日也找到了事情可做,橫豎都好。

  隻是在動手之前,她還缺個東西。

  足夠精緻好看的模子。

  桑枝夏先是找了幾個附近的木匠問了,都隻搖頭說做不了。

  村裡木匠做的都是大件兒,講究的經久耐用抗造耐摔,做不來太精細的花樣。

  可桑枝夏要的模子最主要的就是精巧。

  倒模出的手工皂不必多大,但一定要精緻好看,越花哨越好。

  桑枝夏沒了法子,索性讓徐明輝把模子的圖拿給徐二嬸看,想讓徐二嬸幫着想想法子。

  繡莊裡做的都是精緻買賣,這邊接觸的手藝人多,說不定有戲。

  徐二嬸見她心急有些好笑:“着急呢?

  “着急一時半會兒也給你變不出多的。

  徐二嬸走到櫃台後拿出了一個大盒子,打開拿出裡頭擺着的幾個比巴掌大不了多少的模子擺出來說:“明輝來說了我就在找人做。

  “這是三個人分别做出來的,權當是給你看個對比,你相中了哪個的手藝,回頭就去找了人來比着做。

  不得不說,徐二嬸找到人手藝是比村裡的木匠好很多。

  桑枝夏擺弄着仔細看了,眼底發亮:“這個人别的花樣也能做嗎?
什麼梅蘭竹菊風芍藥牡丹之類的,都可以做?

  徐二嬸看了一眼點頭:“可以。

  “這人原本是個做首飾的金匠,手絕對巧,隻要你說了,你想不到的花樣都能做得出來,隻看你要多少。

  桑枝夏把事先列好的單子拿出來,徐二嬸展開看了看說:“成,我回頭就去找來給你弄。

  “你真要做那什麼皂?

  “二嬸,是手工皂。

  肥皂這名兒通俗但不太動人心,桑枝夏一時還沒想到合适替換的,索性撿着大緻的用法和作用說了一下。

  徐二嬸琢磨了一下,笑道:“真要是能帶香味還能洗頭洗臉沐浴都用得上,那這東西做精巧了,不愁沒人肯花銀子。

  用了豬油做底,手工皂的定價就不可能會低。

  桑枝夏一開始看準的買家也不是勞苦大衆,而是穿金戴玉的富貴人家。

  徐二嬸深知這些不缺錢的人坐在内宅院裡,整日琢磨惦記的都是什麼,補充道:“不必擔心貴了無人買,這種稀罕東西,越貴的越是惹人來。

  富貴人家缺的不是銀子,而是那份自己有别人無的稀罕勁兒,隻要東西做出來了,有的門路可賺。

  桑枝夏眼珠一轉定了主意,撐着櫃台沖着徐二嬸挑眉:“二嬸,手工皂是個新鮮玩意兒,驟然一下拿出來隻怕也無人問津,你這裡不是有許多富家夫人小姐來定制衣裳麼?
順帶幫我張羅一下?

  有現成可用的門路,不用白不用。

  桑枝夏半點不跟徐二嬸客氣,把心裡想的大緻說了一遍,徐二嬸琢磨了一會兒,緩緩搖頭。

  “二嬸是覺得不妥?

  “我是覺得,你送的太多了。

  徐二嬸拿起桑枝夏選中的一個模子比畫了一下大小,往内裡縮了一整圈,隻留下了中間比起元宵大不了多少的弧度說:“這麼大就足夠了。

  “照你的意思,頭一批做出來的貨,是打算随着年下的衣裳送到客人手裡的,弄得那麼大做什麼?
有點兒樣子能瞧得見不就行了麼?

  元宵大小,燒餅厚薄。

  薄薄的一小塊兒,既是省了本錢,也讓人知道了還有這麼個新奇玩意兒,一舉兩得。

  徐二嬸自從接管了繡莊後買賣經翻得嘩嘩的,張嘴就有自己的門道:“你是合計着用豬油底子來做的,前後的本錢可不少,不花錢白送到手的便宜,何苦一次給了太多?

  “這模子的大小最好都再縮上一圈,到時候做出來了,單塊兒的是一個價,不同花色的可組成個盒子,四塊六塊八塊都可。
根據盒子的不同材質,價格上的說頭可再翻出不同的花樣,送禮自用都兩相宜,那才是妙呢。

  徐二嬸說着撐不住笑出了聲兒,催促道:“隻是嘴上說了不頂用,還是得先把東西做出來才好。

  “我在這邊把能一次送過去的單子給你拟出來,隻等着你來上貨!

  桑枝夏揣着一盒模子出了繡莊,轉道又去了糧莊裡查看。

  薛柳已經先一步到了地方,正在糧莊管事的指點下查看店裡擺出來的糧食。

  偌大一個糧莊,隻賣徐家地裡産出的那幾樣肯定不行。

  從别處收來的高粱小米各色豆子,還有不同品相的白面雜糧面,隻要是有人進了鋪子說得出的,鋪子裡就一定拿得出來。

  桑枝夏今日來,一是例行查賬,二是為了提醒店裡的管事。

  “今秋許多地方的收成都不太好,入了冬後糧莊裡的生意多了是好事兒,可有一點規矩不可破,不可提價。

  這些糧食都是秋收時收來的,糧倉裡堆了不少,不愁找不到賣的。

  隻是當時買入時的價格不高,擺在了店裡也隻是賺些毛利,隻要能多少有些賺頭,那就不能趁着天時不利胡亂擡價。

  糧莊裡的管事是跟桑枝夏熟了的,聽完笑着點頭:“東家放心,該有的規矩底下人都知道,隻是……”

  “隻是入冬後縣城裡各處賣糧的地方或多或少都漲了一些,咱家一點兒都不提合适嗎?

  秋日時糧莊的生意多是慘淡,往往都要等到入冬開春後青黃不接的時節,才有可賺之機。

  就這麼眼睜睜地放過去了?

  “有什麼不合适的?

  桑枝夏翻了翻手裡的賬本淡淡地說:“糧食的用處是讓人活命,而不是擡出了不該有的高價,讓人去花更多的銀子隻為買命。

  “維持現在的糧價,糧莊裡的賬也不虧。

  桑枝夏正色道:“能有進項的地方多的是,不可再這一項上作怪。

  富貴人家是不稀罕來尋常糧莊采買的,能踏足此處的,多是吊着稀粥雜糧馍馍活命的窮苦人。

  這樣的銀子,多出來再多也不能昧着良心賺。

目錄
設置
手機
書架
書頁
評論